靈洞遺跡
靈洞遺跡。唐代。張潮。 曷名古靈洞,異跡相流傳。穗女占歲稔,石犁蹊人田。石牛食禾黍,飽向高岡眠。淤泥五倉化,石樓塘中蓮。形影晝不見,斗月揚嬋娟。語似燕罔兩,物跡猶依然。無乃好事者,謬悠開其端。久矣然疑蓄,對景費吾言。
[唐代]:張潮
曷名古靈洞,異跡相流傳。穗女占歲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飽向高岡眠。淤泥五倉化,石樓塘中蓮。
形影晝不見,斗月揚嬋娟。語似燕罔兩,物跡猶依然。
無乃好事者,謬悠開其端。久矣然疑蓄,對景費吾言。
曷名古靈洞,異跡相流傳。穗女占歲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飽向高岡眠。淤泥五倉化,石樓塘中蓮。
形影晝不見,鬥月揚嬋娟。語似燕罔兩,物跡猶依然。
無乃好事者,謬悠開其端。久矣然疑蓄,對景費吾言。
唐代·張潮的簡介
張潮(一作張朝),唐代詩人。曲阿(今江蘇丹陽縣)人,主要活動于唐肅宗李亨、 代宗李豫時代。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存五首(其中《長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詩)。張潮的詩,除了一首《采蓮詞》是寫采蓮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從這些詩的內容和形式來看,都不難發現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不僅《采蓮詞》、《江南行》,明顯地受民歌影響,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體。主要寫商人婦的思想感情,說明他對當時的城市生活比較熟悉。《唐詩紀事》和《全唐詩》說張潮是大歷(唐代宗年號,766—779年)中處士。《聞一多全集·唐詩大系》將他排列在張巡前,常建后。
...〔
? 張潮的詩(10篇) 〕
:
洪繻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
插花盈頭發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搖玲瓏。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
插花盈頭發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後,人各一端搖玲瓏。
元代:
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裡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白雲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雲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