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帛加璧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ù bó jiā bì
基本解釋束:一捆;帛:絲織品;璧:玉。一捆絲織品,再加上美玉。古代最貴重的禮物。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
束帛加璧的典故
西漢時期,漢武帝十分喜歡儒家學說,封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趙王二人向武帝推薦他的老師申公,漢武帝就派使者用安車蒲輪、束帛加璧的優禮去征聘申公,并任命他為太中大夫,把魯王的官邸封給他,經常向他咨詢治國之道。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束帛加璧)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
視微知著 |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