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零蓬斷的成語故事

拼音piāo líng péng duàn
基本解釋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樣隨風(fēng)飛轉(zhuǎn),轉(zhuǎn)徙無常。
出處明·楊珽《龍膏記·旅況》:“北海乏孔融之賞鑒,以故漂零蓬斷,世業(yè)漸雕。”
暫未找到成語漂零蓬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漂零蓬斷)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翹尾巴 | 毛澤東《關(guān)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一萬年也不要驕傲,永遠不要翹尾巴。”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fēng)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饑腸轆轆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珠宮貝闕 |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zhí)茫县愱I兮朱宮。”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wù),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
偶一為之 | 宋 歐陽修《縱囚論》:“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