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繸
部首糹部 總筆畫18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UEP 統(tǒng)一碼7E78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名稱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撇、橫、撇、彎鉤、撇、撇、撇、點(diǎn)、點(diǎn)、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繸
⒈ ?古時(shí)貫串佩玉帶子。
⒉ ?覆蓋尸體的衣衾。
異體字
- ?
English
hem or border of a garment; tassel
※ 繸的意思、基本解釋,繸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繸
〈名〉
(1) 古代貫穿佩玉的帶子 [ribbon]
綬,綬也。——《爾雅·釋器》。郭璞注:“即佩玉之組,所以連系瑞玉者。”
(2) 又泛指一般的絲綢帶子
燈燭光中的楊柳,白得與銀絲的繸相同。——朱湘《草莽集》
(3) 覆蓋尸體的衣衾 [covering for a corpse]
皇帝傷總繸之掩彩,悼副煒之滅華。——南朝 宋· 謝莊《皇太子妃哀策文》
康熙字典
繸【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爾雅·釋器》繸,綬也。《註》卽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玉者,因通謂之繸也。《類篇》或省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