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有懷士彥四首 其二
暇日有懷士彥四首 其二。清代。劉鶚。 提攜寶劍斬長蛟,獨運神機不憚勞。快睹中天懸日月,徐看滄海息波濤。劇談英武今誰敵?若論猷為昔更高。老我惟當相羽翼,太平和氣要薰陶。
[清代]:劉鶚
提攜寶劍斬長蛟,獨運神機不憚勞。快睹中天懸日月,徐看滄海息波濤。
劇談英武今誰敵?若論猷為昔更高。老我惟當相羽翼,太平和氣要薰陶。
提攜寶劍斬長蛟,獨運神機不憚勞。快睹中天懸日月,徐看滄海息波濤。
劇談英武今誰敵?若論猷為昔更高。老我惟當相羽翼,太平和氣要薰陶。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唐代:
張喬
西子湖頭并采蓮,昭陽宮里便如仙。新承恩寵應誰妒,敢學顰眉為乞憐。
西子湖頭并采蓮,昭陽宮裡便如仙。新承恩寵應誰妒,敢學顰眉為乞憐。
明代:
薛瑄
大化運不息,逝水無停時。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
書殘讀遺編,機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寧重持。
大化運不息,逝水無停時。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
書殘讀遺編,機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甯重持。
:
歐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
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雲車騎憶平陵。
聲聞豈但西臯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清代:
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雲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宋代:
江開
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