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沙
浮沙。明代。釋今無。 余生堪笑笑復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涌浪花。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復聞笳。萬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好友招游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回深且洼。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嗟吁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明代]:釋今無
余生堪笑笑復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涌浪花。
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復聞笳。萬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
好友招游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
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
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回深且洼。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
嗟吁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餘生堪笑笑複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湧浪花。
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複聞笳。萬裡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
好友招遊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
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
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回深且窪。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
嗟籲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明代:
陳淳
松窗梅雪歲寒余,奉別城東古驛頭。
君去有行應可樂,我來獨學重為憂。
松窗梅雪歲寒餘,奉別城東古驛頭。
君去有行應可樂,我來獨學重為憂。
清代:
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唐代:
唐彥謙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