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懷霅·友)
壺中天(懷霅·友)。宋代。張炎。 異鄉倦旅,問扁舟東下,歸期何日。琴劍空隨身萬里,天地誰非行客。李杜飄零,羊曇悲感,回首俱陳跡。羈懷難寫,豆蟲吟破孤寂。柳外門掩疏陰,佳人何處,溪上蘋花白。留得一方無用月,隱隱山陽聞笛。舊雨不來,風流云散,惟有長相憶。雁書休寄,寸心分付梅驛。
[宋代]:張炎
異鄉倦旅,問扁舟東下,歸期何日。琴劍空隨身萬里,天地誰非行客。李杜飄零,羊曇悲感,回首俱陳跡。羈懷難寫,豆蟲吟破孤寂。
柳外門掩疏陰,佳人何處,溪上蘋花白。留得一方無用月,隱隱山陽聞笛。舊雨不來,風流云散,惟有長相憶。雁書休寄,寸心分付梅驛。
異鄉倦旅,問扁舟東下,歸期何日。琴劍空隨身萬裡,天地誰非行客。李杜飄零,羊曇悲感,回首俱陳跡。羈懷難寫,豆蟲吟破孤寂。
柳外門掩疏陰,佳人何處,溪上蘋花白。留得一方無用月,隱隱山陽聞笛。舊雨不來,風流雲散,惟有長相憶。雁書休寄,寸心分付梅驛。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唐代:
林滋
春海鏡長天,青郊麗上年。林光虛霽曉,山翠薄晴煙。
氣暖禽聲變,風恬草色鮮。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憐。
春海鏡長天,青郊麗上年。林光虛霽曉,山翠薄晴煙。
氣暖禽聲變,風恬草色鮮。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憐。
清代:
李希圣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
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
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明代:
黃省曾
伯休謝俗,斸藥青冥。通都樹價,細女舉名。飄然改業,遐蔽霸陵。
佯隨國聘,俄蹈虛真。
伯休謝俗,斸藥青冥。通都樹價,細女舉名。飄然改業,遐蔽霸陵。
佯隨國聘,俄蹈虛真。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明代:
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闆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明代:
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