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湖上。明代。高攀龍。 道人不識憂,隤然罕所慮。匈中有奇懷,常得山中助。時乘酒半醺,或值睡初臥。獨往恣幽尋,欣若有所遇。有時深林行,穿徑忽失路。有時湖上還,看云忘所務。凝目孤鳶歸,傾耳細泉注。所造趣未極,邊陸任昏暮。非關耽清娛,曾是秉遠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嗟爾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明代]:高攀龍
道人不識憂,隤然罕所慮。匈中有奇懷,常得山中助。
時乘酒半醺,或值睡初臥。獨往恣幽尋,欣若有所遇。
有時深林行,穿徑忽失路。有時湖上還,看云忘所務。
凝目孤鳶歸,傾耳細泉注。所造趣未極,邊陸任昏暮。
非關耽清娛,曾是秉遠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爾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道人不識憂,隤然罕所慮。匈中有奇懷,常得山中助。
時乘酒半醺,或值睡初臥。獨往恣幽尋,欣若有所遇。
有時深林行,穿徑忽失路。有時湖上還,看雲忘所務。
凝目孤鳶歸,傾耳細泉注。所造趣未極,邊陸任昏暮。
非關耽清娛,曾是秉遠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爾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唐代·高攀龍的簡介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后遇父喪歸家守孝。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憲”。
...〔
? 高攀龍的詩(141篇) 〕
明代:
薛瑄
行臺北面是蒼山,古柏風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謾燒紅燭伴清歡。
行臺北面是蒼山,古柏風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謾燒紅燭伴清歡。
唐代:
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
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
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裡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宋代:
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