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宋代。辛棄疾。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凄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嘆高山流水,弦斷堪悲。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云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宋代]:辛棄疾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凄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嘆高山流水,弦斷堪悲。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云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凄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裡共襟期。歎高山流水,弦斷堪悲。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雲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宋代:
孫覿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涂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塗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
李商叟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圣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國大勛勞。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聖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國大勳勞。
明代:
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清代:
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明代:
薛瑄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里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裡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