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長泰尹鄭明府赴任便道歸省詩
送長泰尹鄭明府赴任便道歸省詩。明代。湛若水。 淵明令彭澤,百里去柴桑。心為醉秫田,折腰鄉(xiāng)里郎。何如鄭長泰,違家五日強(qiáng)。起居可迎養(yǎng),甘旨得相將。況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達(dá)之政,一邑見循良。行行念赤子,竹馬迎道旁。
[明代]:湛若水
淵明令彭澤,百里去柴桑。心為醉秫田,折腰鄉(xiāng)里郎。
何如鄭長泰,違家五日強(qiáng)。起居可迎養(yǎng),甘旨得相將。
況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達(dá)之政,一邑見循良。
行行念赤子,竹馬迎道旁。
淵明令彭澤,百裡去柴桑。心為醉秫田,折腰鄉(xiāng)裡郎。
何如鄭長泰,違家五日強(qiáng)。起居可迎養(yǎng),甘旨得相將。
況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達(dá)之政,一邑見循良。
行行念赤子,竹馬迎道旁。
唐代·湛若水的簡介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xiàn)章。弘治十八年進(jìn)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xué),主張“隨處體認(rèn)天理”,“知行并進(jìn)”,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xué),學(xué)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詩(984篇) 〕
宋代:
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
宋代:
李廌
筑巖胥靡繼甘盤,此道寥寥不復(fù)存。
古廟秋風(fēng)塵黯黯,故陵煙樹月昏昏。
築巖胥靡繼甘盤,此道寥寥不複存。
古廟秋風(fēng)塵黯黯,故陵煙樹月昏昏。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diào)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yīng)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diào)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yīng)合與時潛。
明代:
釋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里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云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裡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雲(yún)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宋代:
陳昂
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讖應(yīng)南閩。也知中國全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島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讖應(yīng)南閩。也知中國全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島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