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亦至將歸錦田,以詩告別;次韻送之
駱亦至將歸錦田,以詩告別;次韻送之。明代。盧若騰。 雙眼欲穿亂未平,忽話別離轉心驚;豈無王粲登樓賦,誰有鄭莊置驛情!轍魚望水只升斗,待激西江總不成;我亦蕭然多一身,肘見踵決甑生塵。平時不減壯士色,此日送君始恨貧。逃貧非難富亦易,美酒肥肉應能致。雖饑未肯食嗟來,仍留瘦骨待君至。
[明代]:盧若騰
雙眼欲穿亂未平,忽話別離轉心驚;豈無王粲登樓賦,誰有鄭莊置驛情!
轍魚望水只升斗,待激西江總不成;我亦蕭然多一身,肘見踵決甑生塵。
平時不減壯士色,此日送君始恨貧。逃貧非難富亦易,美酒肥肉應能致。
雖饑未肯食嗟來,仍留瘦骨待君至。
雙眼欲穿亂未平,忽話別離轉心驚;豈無王粲登樓賦,誰有鄭莊置驛情!
轍魚望水隻升鬥,待激西江總不成;我亦蕭然多一身,肘見踵決甑生塵。
平時不減壯士色,此日送君始恨貧。逃貧非難富亦易,美酒肥肉應能緻。
雖饑未肯食嗟來,仍留瘦骨待君至。
唐代·盧若騰的簡介
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
? 盧若騰的詩(110篇) 〕
宋代:
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宋代:
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宋代:
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
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
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唐代:
劉禹錫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明代:
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