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與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明代。李攀龍。 孤亭遙上翠微重,檻外空林何處鐘。秋到諸天開薝卜,湖連雙闕散芙蓉。云光忽落黿鼉窟,雨色飛來鸑鷟峰。自信登臨能作賦,肯令陶謝不相從。
[明代]:李攀龍
孤亭遙上翠微重,檻外空林何處鐘。秋到諸天開薝卜,湖連雙闕散芙蓉。
云光忽落黿鼉窟,雨色飛來鸑鷟峰。自信登臨能作賦,肯令陶謝不相從。
孤亭遙上翠微重,檻外空林何處鐘。秋到諸天開薝蔔,湖連雙闕散芙蓉。
雲(yún)光忽落黿鼉窟,雨色飛來鸑鷟峰。自信登臨能作賦,肯令陶謝不相從。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
陳宜甫
度關(guān)人己遠,倚劍夜初分。我亦待清曙,前村多白云。
度關(guān)人己遠,倚劍夜初分。我亦待清曙,前村多白雲(yún)。
宋代:
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豔曲唱山茶。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fù)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明代:
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zhuǎn),無問喧與僻。
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zhuǎn),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