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歌 其十七 遠如期
鐃歌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李攀龍。 遠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載。單于自歸大佳以萬人,稽首陛下北藩臣。左右賢王奉國珍,謁者令引之鄉殿陳。橐佗拉沓,就羽蒙戎。酪酒乃是閼氏之所飲,駃騠生自余吾中。將進酒,顧其豪,撓以留犁徑路刀。何用賜之,黃金犀毗,赤綈錦袍。扶伏沮澤,曾不知天子神靈。從今以往,但居光祿塞下不愿歸庭。
[明代]:李攀龍
遠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載。單于自歸大佳以萬人,稽首陛下北藩臣。
左右賢王奉國珍,謁者令引之鄉殿陳。橐佗拉沓,就羽蒙戎。
酪酒乃是閼氏之所飲,駃騠生自余吾中。將進酒,顧其豪,撓以留犁徑路刀。
何用賜之,黃金犀毗,赤綈錦袍。扶伏沮澤,曾不知天子神靈。
從今以往,但居光祿塞下不愿歸庭。
遠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載。單于自歸大佳以萬人,稽首陛下北藩臣。
左右賢王奉國珍,謁者令引之鄉殿陳。橐佗拉沓,就羽蒙戎。
酪酒乃是閼氏之所飲,駃騠生自餘吾中。將進酒,顧其豪,撓以留犁徑路刀。
何用賜之,黃金犀毗,赤綈錦袍。扶伏沮澤,曾不知天子神靈。
從今以往,但居光祿塞下不願歸庭。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元代:
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築此當塗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清代:
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纖雲弄巧,玉鈎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後,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宋代:
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曆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