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構成之運判赴闕
送宋構成之運判赴闕。宋代。馮山。 曾留先帝紫宸班,高議雍容數刻間。使節光華金口賜,鄉枌歌舞繡衣還。爐錘應手皆良法,斤斧投虛輒大奸。坐席賢勞殊未暖,歸軺嚴召遽難攀。豪曹自是青云器,騏驥應無白日閒。蘇孺故人聊養拙,君公行部每開顏。新知邂逅情猶在,遠別逡巡涕欲潸。人事去來寧可問,試看莊叟道中環。
[宋代]:馮山
曾留先帝紫宸班,高議雍容數刻間。使節光華金口賜,鄉枌歌舞繡衣還。
爐錘應手皆良法,斤斧投虛輒大奸。坐席賢勞殊未暖,歸軺嚴召遽難攀。
豪曹自是青云器,騏驥應無白日閒。蘇孺故人聊養拙,君公行部每開顏。
新知邂逅情猶在,遠別逡巡涕欲潸。人事去來寧可問,試看莊叟道中環。
曾留先帝紫宸班,高議雍容數刻間。使節光華金口賜,鄉枌歌舞繡衣還。
爐錘應手皆良法,斤斧投虛輒大奸。坐席賢勞殊未暖,歸軺嚴召遽難攀。
豪曹自是青雲器,騏驥應無白日閒。蘇孺故人聊養拙,君公行部每開顔。
新知邂逅情猶在,遠別逡巡涕欲潸。人事去來甯可問,試看莊叟道中環。
唐代·馮山的簡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薦于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岳集》。
...〔
? 馮山的詩(222篇) 〕
宋代:
趙蕃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后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顏。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明代:
盧龍云
文武聲華并起予,翩翩麗藻照茅居。不緣凈土能持法,那得叢林見異書。
文武聲華并起予,翩翩麗藻照茅居。不緣淨土能持法,那得叢林見異書。
:
玄燁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唐代:
龔詡
梨花雪白海棠紅,詩酒笙歌歲歲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無數領春風。
梨花雪白海棠紅,詩酒笙歌歲歲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無數領春風。
明代:
林弼
雙溪水繞新縣綠,溪上桑麻春雨足。雞犬不驚牛犢閒,野人笑語喧溪屋。
縣有賢尹溫如玉,知我民情諳土俗。陽春布澤百里均,不問深山與窮谷。
雙溪水繞新縣綠,溪上桑麻春雨足。雞犬不驚牛犢閒,野人笑語喧溪屋。
縣有賢尹溫如玉,知我民情諳土俗。陽春布澤百裡均,不問深山與窮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