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謝漕食豆粥
戲謝漕食豆粥。宋代。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公臺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甕釀香浮螘綠。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只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但能舉缽壓饑腸,便覺古風親土俗。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灶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昔人不愿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宋代]: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公臺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甕釀香浮螘綠。
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
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
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
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只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
但能舉缽壓饑腸,便覺古風親土俗。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
灶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
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
昔人不愿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
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公臺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甕釀香浮螘綠。
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
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
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
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隻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
但能舉缽壓饑腸,便覺古風親土俗。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
竈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
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
昔人不願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
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唐代·李復的簡介
宋京兆府長安人,字履中,世稱潏水先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嘗師張載。喜言兵事,于書無所不讀,工詩文。累官中大夫、集賢殿修撰。徽宗崇寧中,為熙河轉運使,以議邊事不合罷。金兵入關中,起知秦州,空城無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
? 李復的詩(281篇) 〕
明代:
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兩漢:
佚名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雲鄉。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聖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元代:
彭炳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明代:
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
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裡一開襟。
雲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歎浮沉。
宋代:
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裡廿裡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