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燕支寄杜位譯文及注釋
譯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風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長安城在那遙遠的日光邊,我懷念你卻無法相見,這種相思令我衰老。
注釋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肅省丹東。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
酒泉:郡名,即肅州,今甘肅酒泉。
白草:邊塞所長之牧草。
過燕支寄杜位鑒賞
此詩前兩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極言塞外荒涼、酷虐的環境,極富塞外色彩,“燕支”“酒泉”,以西域的地名入詩,一望而知是北地邊陲一帶;“北風”“沙”“白草”,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詩,給全詩罩上了一層沙海氣息;“吹”“卷”,以獨有的狂虐氣勢入詩,更給全詩貫注了一股粗獷的沙漠的血液。后兩句“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直抒胸臆,表達詩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長安”與“日光”相比,暗用了晉明帝的典故。據《初學記》卷一引劉劭《幼童傳》記載:明皇帝諱紹,字道畿,元皇帝長子也。幼而聰哲,為元帝所寵異。年數歲,嘗坐置膝前,屬長安使來,因問帝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只聞人從長安來,居然可知也?!痹郛愔?。明日,宴群僚,又問之。對曰:“日近?!痹凼瑔柡我援愖蛉罩浴!睂υ唬骸芭e頭不見長安,只見日,是以知近。”帝大悅。結句還可從《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中找到影子。如此用典無礙表達,更增詩句的人文氣息。
全詩表達的感情雖極為普通,但表達方式卻獨具特色。以自己所處環境開篇,有一種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狀況的意思,同時又意指自己在這蒼涼、蕭索的環境中,十分孤獨,因而更加懷念友人,懷念那共處的美好時光;隨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證了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對典故的運用,且不著痕跡,渾然天成,更見詩人筆力之深厚。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猜你喜歡
瑞鶴仙·向陽看未足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ㄩ_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