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唐代。韋應物。 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鐘時。野泉幾處侵應盡,不遇山僧知問誰。
[唐代]:韋應物
譯文
水邊沙地樹少人稀,
滿腹離愁又被晚鐘勾起。
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
不遇山僧誰解我心疑。
注釋
從叔象: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韋氏逍遙公房有韋象先,為韋希仲子,乃韋應物之上一輩。疑“從叔象”指韋象先,詩題中漏略“先”字(參考傅璇琮先生考證)。
孤零零的樹木,易變易逝的沙灘,人跡稀少的水邊路。在這樣一個僻靜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惆悵和對渺茫前途的憂慮。晚鐘聲中,似乎身與心都迷失了,何去何從,他只有將解脫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間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點迷津,亦能指點迷人。韋應物該詩以日暮送別于沙際路的特定時間、地點與事件,將心中郁結的愁思流露了出來。盡管這本非禪境,但煩惱即菩提,煩惱泯處乃生智慧蓮花。迷途上他對山僧的選擇,將會是解悟的契機。
唐代·韋應物的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 韋應物的詩(487篇) 〕
唐代:
薛奇童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
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里,簾外欲黃昏。
禁苑春風起,流鶯繞合歡。玉窗通日氣,珠箔卷輕寒。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
豔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裡,簾外欲黃昏。
禁苑春風起,流鶯繞合歡。玉窗通日氣,珠箔卷輕寒。
明代:
潘希曾
東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五日新正渾醉里,百年殘夢又春來。
他鄉綵燕隨緣看,何處云鴻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轡滿金臺。
東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五日新正渾醉裡,百年殘夢又春來。
他鄉綵燕隨緣看,何處雲鴻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轡滿金臺。
明代:
謝遷
漠漠炎埃障大荒,火輪停午晝偏長。科頭竟日真如醉,赤腳層冰未當狂。
強學地仙揮羽扇,為迎田父倒荷裳。桔槔聲里心猶渴,安得天風送雨涼。
漠漠炎埃障大荒,火輪停午晝偏長。科頭竟日真如醉,赤腳層冰未當狂。
強學地仙揮羽扇,為迎田父倒荷裳。桔槔聲裡心猶渴,安得天風送雨涼。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明代:
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雲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