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追和

      [宋代]:張?jiān)?/a>

      舉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重來吳會,三伏行見五湖秋。耳畔風(fēng)波搖蕩,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孤負(fù)男兒志,悵望故園愁。

      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短發(fā)霜粘兩鬢,清夜盆傾一雨,喜聽瓦鳴溝。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水調(diào)歌頭·追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從前如李白是釣鰲的巨手,而今卻如邵平成了隱居種瓜的園丁。三伏交秋的時(shí)節(jié)重來吳縣,準(zhǔn)能欣賞到太湖美秀麗的秋景。人世風(fēng)波在耳邊搖蕩,千古功名在身外飄浮,何時(shí)能讓我張開神弓射金兵?辜負(fù)了大丈夫的雄心壯志,無奈何望著故園生愁發(fā)怔。

      我常夢見受敵人蹂躪的中原,老淚縱橫揮灑遍江南的大地。我有陳登志在天下的豪氣,不似求田問舍的許汜。我有劉備憂國忘家之心,身在百尺高樓上臥睡。頭發(fā)已稀疏還加上幾根銀絲,喜聽清涼夜的傾盆大雨,在屋頂瓦溝上嘩啦鳴脆。雄心壯志依然在,恨只恨光陰白白地隨百川向東流逝。

      注釋

      水調(diào)歌頭:詞牌名。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釣鰲(áo)客:謂人有大志。

      削跡:屏跡,表示隱居。

      種瓜侯:引召平種瓜事。

      吳會:今江蘇吳縣。

      三伏:夏季夏至后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后伏,合稱為三伏。俗諺:(第)三伏在秋。五湖:此指太湖。

      旄(máo)頭:星名,即昴宿,古代當(dāng)作胡星。此用旄頭指金兵。

      孤負(fù):即辜負(fù)。

      南州:泛指南方。

      豪氣:豪邁的氣概。

      百尺臥高樓:引三國陳登斥許汜徒有國士之名,而無救世之志事。

      清夜:清靜的夜晚。

      瓦鳴溝:即瓦溝鳴。急雨在屋頂?shù)耐邷仙蠂W嘩流淌。

      壯心:豪壯的志愿,壯志。

      付與:拿出;交給。

      百川流:壯心隨水東流,喻有志未伸。

      參考資料:

      1、搜韻網(wǎng).水調(diào)歌頭·追和

      水調(diào)歌頭·追和創(chuàng)作背景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第1700-1702頁

      水調(diào)歌頭·追和鑒賞

        上片自寫心境,構(gòu)畫出一個(gè)浪跡江湖的奇士形象,目的是寫他豪放不羈的生活和心中的不平。首二句就奠定了全詞格調(diào)?!芭e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皆以古人自比。釣鰲種瓜,本屬隱居人的事,而皆有出典。

        從“重來吳會”兩句看出作者是重游故地:“三伏”“五湖秋”,拈用前詞“莫道三伏熱,便是五湖秋”字面,以點(diǎn)出時(shí)令,也不無上文“惟與漁椎為伴,回首得無憂”的那種互相傾軋的風(fēng)氣下暫得解脫的寓意。以下三句憤言國事,而自己功名未立,請纓無路。耳畔”、“身外”,皆切合不管事、無職司的人的情境。南宋愛國人士追求的功名就是恢復(fù)中原,如岳飛《小重山》詞說的“白首為功名”。

        過片寫遠(yuǎn)望故國時(shí)百感交集的心情:“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薄皦艨稍笔怯伞皭澩蕡@愁”所致。“揮老淚”濕襟可以,但不能“遍南州”。這是夸張,是受風(fēng)雨入夢的影響。此句大有后來陸游“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之慨。因在睡中,故不得“高臥”二字,聯(lián)及平生志向,遂寫出“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的壯語。借三國陳登事,以喻作者自己“豪氣未除”(《三國志》許汜議陳登語)??梢娮髡唛e游湖海,實(shí)際上并非情愿。以下“短發(fā)霜粘兩鬢”從“老”字來,“清夜盆傾一雨”應(yīng)“淚”字來,是寫夜晚聞雨聲而驚夢事。何以會“喜聽瓦鳴溝”?這恰似陸游的“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滂沱大雨傾瀉于瓦溝,轟響有如戈鳴馬嘶,可為“一洗中原膏血”的象征,此時(shí)僵臥而尚思報(bào)國的人聽了怎能不激動了是的,自己“猶有壯心在”呢!壯心同雨水匯入百川,而歸大海,是人心所向,故云“付與百川流”。

        全詞處處交織在壯志難酬而壯心猶在的復(fù)雜感情之中,故悲憤而激昂,相應(yīng)地,詞筆亦極馳騁。從行跡寫到內(nèi)心,從現(xiàn)實(shí)寫到夢境。又一氣寫成,從“釣鰲客”、“五湖秋”、“風(fēng)波搖蕩”、“湖海豪氣”、“盆傾一雨”、“瓦鳴溝”到“百川流”,所有的景象似乎卻匯合成一股洶涌的狂流,使人感到作者心潮澎湃,起伏萬千,具有極強(qiáng)的藝術(shù)感染力。詞中屢借古人酒杯言有盡而意無窮,故豪放而不粗疏。詞寫風(fēng)雨大作有感,筆下亦交響著急風(fēng)驟雨的旋律。“蘆川詞,人稱其長于悲憤”(毛晉《蘆川詞》跋),評說甚當(dāng)。

      猜你喜歡

      青杏兒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yùn)轉(zhuǎn),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diǎn),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登女郎臺

      宋代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yuǎn)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錦城寓館八首 其四

      明代薛瑄

      當(dāng)戶海榴樹,紛紛落絳英。竹林新筍出,石砌綠苔生。

      小屋知心靜,繁花覺眼明。少陵今遠(yuǎn)矣,誰與論詩情。

      敘倫五言二十首

      宋代劉克莊

      難泯同胞好,每因長舌疏。

      若能諧婦姒,九世可同居。

      題已上人墨梅

      宋代鄭洪

      故園梅樹三年別,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yáng)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zhuǎn)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

      鷓鴣天 其十二

      宋代周紫芝

      彩鹢雙飛雪浪翻。楚歌聲轉(zhuǎn)綠楊灣。一川紅旆初銜日,兩岸朱樓不下簾。

      闌倚處,玉垂纖。白團(tuán)扇底藕絲衫。未成密約回秋水,看得羞時(shí)隔畫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