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陸放翁集
讀陸放翁集。清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讀陸放翁集創(chuàng)作背景
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出走日本期間,寫的是讀陸游詩集引起的感慨。這里所選的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讀陸放翁集
讀陸放翁集鑒賞
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出走日本期間,寫的是讀陸游詩集引起的感慨。這里所選的是其中一首。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指出千百年來詩壇柔弱不振的總趨勢。在這種柔媚纖弱的風(fēng)氣籠罩之下,那種剛健雄直的戰(zhàn)斗性和勇于為國家獻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謂「兵魂銷盡國魂空」是「靡靡風(fēng)」最突出的表現(xiàn)。作者格外強調(diào)這一點,乃在為下兩句蓄勢,抹倒「詩界千年」,正是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從軍樂」指詩題給出的《陸放翁集》。在「兵魂銷盡國魂空」的「千年」詩界,唯有陸游的詩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寫衛(wèi)國從軍的渴望和歡慰的。所以末句「亙古男兒一放翁」,使足筆力推崇陸游是從古至今的詩人中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詩末梁啟超自注云:「中國詩家無不言從軍苦者,惟放翁則慕為國殤,至老不衰」,將詩意說得就更明確了。全詩寫得極為概括凝練,雄直警策,這些都表現(xiàn)為「詩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藝術(shù)對比所顯示出的鮮明性。
梁啟超格外推崇愛國主義和為國而戰(zhàn)的「尚武精神」,他認為「中國人無尚武精神」,表現(xiàn)在詩里,則所謂「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因而他倡導(dǎo)「詩界革命」,欲改造文學(xué),振作民氣,達到救國拯民的目的。這首詩可說是其發(fā)自心聲之作。
梁啟超簡介
唐代·梁啟超的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dǎo)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lǐng)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dǎo)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 ? 梁啟超的詩(109篇) 〕猜你喜歡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藹藹鳳凰宮,蘭臺玉署通。夜霜凝樹羽,朝日照相風(fēng)。
官附三臺貴,儒開百氏宗。司言陳禹命,侍講發(fā)堯聰。
香卷青編內(nèi),鉛分綠字中。綴簽從太史,鏘珮揖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