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楚昭王廟
題楚昭王廟。唐代。韓愈。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問茅屋祭昭王。
[唐代]:韓愈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
猶有國人懷舊德,一問茅屋祭昭王。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雲(yún)草樹荒。
猶有國人懷舊德,一問茅屋祭昭王。
譯文
滿眼累累的墳丘,昔目的貴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高聳入云的城樓隱沒在荒草樹木之中。
還有遺民懷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一間茅屋中祭奠著他的英靈。
注釋
楚昭王:姓熊氏,名珍,平王子。
丘墳:墓冢。
衣冠:以衣帽穿戴代指歷代世家、歷史人家。
城闕(quē)連云:想象楚國盛世,城樓宮殿高聳入云。
草樹荒:楚國城闕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荒草。
國人:指楚國舊人。
題楚昭王廟創(chuàng)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途中經(jīng)過湖北宜城縣境,見到楚昭王廟,感慨之下作此篇。
參考資料:
1、(清)蘅塘退士編選;方青羽編著.唐詩三百首彩圖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3:第314頁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xí)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kuò)大文言文的表達(dá)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
宋代:
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fēng)木念,此念何由足。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雲(yún),悵懷思宰木。
雲(yún)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fēng)木念,此念何由足。
清代:
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元代:
胡奎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宋代:
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
衆(zhòng)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
清代:
繆公恩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shí)對北窗開。誰云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后來。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shí)對北窗開。誰雲(yún)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後來。
明代:
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yuǎn)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yuǎn)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