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居二首
秋夜山居二首。唐代。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代]: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譯文
隱居在山野想著那些餐霞的人,夜晚越來越長,冷月下露珠兒正在下滴。
這地方千年來只有孤獨的老鶴啼叫過三兩聲,一棵松柏從巖石上飛斜下來。
大雁的聲音漸響漸遠人聲也隨著消失,是哪家的紡織機織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樣的綢緞。
我這山野之人一醉醒來之時,百尺高的老松樹正銜著半輪明月。
注釋
幽居:隱居
絕:停止,罷了,稀少。
素:白色
機:紡織機。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隱逸者。
銜:用嘴含,用嘴叼。
本詩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寫的七言詩。在詩中運用了“幽居”、“月寒”、“珠露”等詞渲染了居住地點的氣氛。用“千年獨鶴兩三聲”、“去雁聲遙人語絕”等句子說明孤寂和幽靜。而“誰家素機織新雪”是妙筆,寫景狀物意境深遠。
唐代·施肩吾的簡介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
? 施肩吾的詩(201篇) 〕
唐代:
高蟾
天柱幾條支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分外吹。
明月斷魂清靄靄,平蕪歸思綠迢迢。
天柱幾條支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分外吹。
明月斷魂清靄靄,平蕪歸思綠迢迢。
宋代:
鄧林
六出花開不待春,滕神工巧奪天真。野人富貴無心得,門巷璚瑤一夜新。
六出花開不待春,滕神工巧奪天真。野人富貴無心得,門巷璚瑤一夜新。
:
程濱
唏噓堂上,舉世誰無妄。惟有軍持成寶相,矯若游龍蕩漾。
長空夜影青青。平添雪后心情。莫道能醫心病,終朝郁郁為名。
唏噓堂上,舉世誰無妄。惟有軍持成寶相,矯若遊龍蕩漾。
長空夜影青青。平添雪後心情。莫道能醫心病,終朝郁郁為名。
宋代:
張嵲
蒼茫云樹渺相迎,山縣燒余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蒼茫雲樹渺相迎,山縣燒餘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
何絳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