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
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宋代。楊億。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宋代]:楊億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
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
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
舊僚送別傾三省,禦醴分甘倒百壺。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
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唐代·楊億的簡介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
? 楊億的詩(356篇) 〕
元代:
明本
水國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無行路,隔岸三家有斷橋。
數點鴉聲迎暮雨,一行魚影漲春潮。陳年佛法從教爛,豈是頭陀懶折腰。
水國庵居最寂寥,世塗何事苦相招。去村十裡無行路,隔岸三家有斷橋。
數點鴉聲迎暮雨,一行魚影漲春潮。陳年佛法從教爛,豈是頭陀懶折腰。
宋代:
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宋代:
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後夢猶驚。
沉思隻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兩漢:
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皇皇我後,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明代:
霍與瑕
游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復鉛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遊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複鉛金。
願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