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蕳雜歌
田蕳雜歌。宋代。張祁。 大麥半枯自浮沉,小麥刺水鋪綠針。山邊老農(nóng)望麥?zhǔn)欤鲩T見水放聲哭。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只今米價貴如玉,併日舉家才食粥。小兒索飯蕳前啼,大兒雖瘦把鋤犁。晴時和麥耕荒隴,正好下秧無稻種。
[宋代]:張祁
大麥半枯自浮沉,小麥刺水鋪綠針。
山邊老農(nóng)望麥?zhǔn)欤鲩T見水放聲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價貴如玉,併日舉家才食粥。
小兒索飯蕳前啼,大兒雖瘦把鋤犁。
晴時和麥耕荒隴,正好下秧無稻種。
大麥半枯自浮沉,小麥刺水鋪綠針。
山邊老農(nóng)望麥?zhǔn)欤鲩T見水放聲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隻今米價貴如玉,併日舉家才食粥。
小兒索飯蕳前啼,大兒雖瘦把鋤犁。
晴時和麥耕荒隴,正好下秧無稻種。
唐代·張祁的簡介
宋和州烏江人,字晉彥,號總得翁。張邵弟。以兄使金恩補官。負(fù)氣尚義,工詩文。趙鼎、張浚皆器遇之,與胡寅交最善。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子張孝祥舉進(jìn)士第一,秦檜子塤第三,檜怒,諷言者誣祁有反謀,系詔獄,檜死獲釋。累遷直秘閣,為淮南轉(zhuǎn)運判官,諜知金人謀,屢以聞于朝,峙粟閱兵,為備甚密。言者以張皇生事論罷之。明年敵果大至。祁卜居蕪湖,筑堂名“歸去來”。晚嗜禪學(xué)。有文集。
...〔
? 張祁的詩(18篇) 〕
:
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雲(yún)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近代:
常燕生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jié)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jié)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元代:
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嫌巍?/p>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我住雲(yún)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线[。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清代:
屈大均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顔。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