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黃孫二處士
贈黃孫二處士。宋代。張及。 二公高節厭喧卑,同寄蕭宮共展眉。玉樹冰壺齊品格,野云臯鶴本追隨。泉流指下何人賞,岳峭毫端祇自知。綣戀賢侯美風教,故山歸去尚遲遲。贈黃孫二處士:《茅亭客話》,黃處士延矩,字垂范,眉陽人也。少為僧,性僻而簡,咸平中,知州憑公知節召孫知微畫,俾處士彈琴。二公俱止僧舍,嘗會愚茅葶,進士張及贈詩云云。
[宋代]:張及
二公高節厭喧卑,同寄蕭宮共展眉。
玉樹冰壺齊品格,野云臯鶴本追隨。
泉流指下何人賞,岳峭毫端祇自知。
綣戀賢侯美風教,故山歸去尚遲遲。
贈黃孫二處士:《茅亭客話》,黃處士延矩,
字垂范,眉陽人也。
少為僧,性僻而簡,
咸平中,知州憑公知節召孫知微畫,
俾處士彈琴。二公俱止僧舍,
嘗會愚茅葶,進士張及贈詩云云。
二公高節厭喧卑,同寄蕭宮共展眉。
玉樹冰壺齊品格,野雲臯鶴本追隨。
泉流指下何人賞,嶽峭毫端祇自知。
綣戀賢侯美風教,故山歸去尚遲遲。
贈黃孫二處士:《茅亭客話》,黃處士延矩,
字垂範,眉陽人也。
少為僧,性僻而簡,
鹹平中,知州憑公知節召孫知微畫,
俾處士彈琴。二公俱止僧舍,
嘗會愚茅葶,進士張及贈詩雲雲。
唐代·張及的簡介
張及,字之元,成都(今屬四川)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進士(清嘉慶《成都縣志》卷四),曾知臨邛(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仁宗朝領三司鹽鐵,出為淮南轉運使(《宋詩紀事》卷七)。今錄詩二首。
...〔
? 張及的詩(2篇) 〕
明代:
黎民表
東風吹雪凈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墻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東風吹雪淨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牆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兩漢:
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雲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明代:
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明代:
王夫之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清代:
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
閣雨雲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鈎。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闆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