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廬山東峰觀九江合彭蠡湖
登廬山東峰觀九江合彭蠡湖。唐代。吳筠。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東流,朝宗合天沼。寫心陟云峰,縱目還縹緲。宛轉眾浦分,差池群山繞。江妃弄明霞,仿佛呈窈窕。而我臨長風,飄然欲騰矯。昔懷滄洲興,斯志果已紹。焉得忘機人,相從洽魚鳥。
[唐代]:吳筠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東流,朝宗合天沼。
寫心陟云峰,縱目還縹緲。宛轉眾浦分,差池群山繞。
江妃弄明霞,仿佛呈窈窕。而我臨長風,飄然欲騰矯。
昔懷滄洲興,斯志果已紹。焉得忘機人,相從洽魚鳥。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東流,朝宗合天沼。
寫心陟雲峰,縱目還縹緲。宛轉衆浦分,差池群山繞。
江妃弄明霞,仿佛呈窈窕。而我臨長風,飄然欲騰矯。
昔懷滄洲興,斯志果已紹。焉得忘機人,相從洽魚鳥。
唐代·吳筠的簡介
吳筠 (?一778年),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一作正節。性高鯁,少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后隱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人道門。后入嵩山,師承馮齊整而受正一之法。與當時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應對皆名教世務,并以微言諷帝,深蒙賞賜。后被高力士讒言所傷,固辭還山。東游至會稽,大歷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謚“宗元先生”。
...〔
? 吳筠的詩(113篇) 〕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宋代:
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宋代:
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遊甯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
傅義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歷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復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曆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複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