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唐代。魏徵。 百靈侍軒后,萬國會涂山。豈如今睿哲,邁古獨光前。聲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鏘洋鳴玉珮,灼爍耀金蟬。淑景輝雕輦,高旌揚翠煙。庭實超王會,廣樂盛鈞天。既欣東日戶,復詠南風篇。愿奉光華慶,從斯億萬年。
[唐代]:魏徵
百靈侍軒后,萬國會涂山。豈如今睿哲,邁古獨光前。
聲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鏘洋鳴玉珮,灼爍耀金蟬。
淑景輝雕輦,高旌揚翠煙。庭實超王會,廣樂盛鈞天。
既欣東日戶,復詠南風篇。愿奉光華慶,從斯億萬年。
百靈侍軒後,萬國會塗山。豈如今睿哲,邁古獨光前。
聲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鏘洋鳴玉珮,灼爍耀金蟬。
淑景輝雕輦,高旌揚翠煙。庭實超王會,廣樂盛鈞天。
既欣東日戶,複詠南風篇。願奉光華慶,從斯億萬年。
唐代·魏徵的簡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chuàng)建“貞觀之治”的大業(yè),被后人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魏徵陵墓位于陜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
? 魏徵的詩(16篇) 〕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
胡漢民
南面書城傲百王。保民耆壽在文章。飛來仙蝶又稱觴。
閑向名山尋鮑葛,笑夸年少喚潘張。年年松鶴好商量。
南面書城傲百王。保民耆壽在文章。飛來仙蝶又稱觴。
閑向名山尋鮑葛,笑誇年少喚潘張。年年松鶴好商量。
明代:
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wǎng)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jīng)游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wǎng)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jīng)遊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
釋清遠
五葉花開後,山長水更深。亂雲(yún)橫谷口,遊子謾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