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行絕頂 其一
登太行絕頂 其一。清代。魏源。 臨險如大敵,奮勢成獨往。竭盡筋力能,馴至青冥上。一壁石怒生,千崖獰相向。石云晝不收,崖瀑夜逾響。數日惟一登,不知所歷向。及顛反下視,始悔輕身妄。俯影如在淵,其深不及望。中奧何包孕,山于斯府藏。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
[清代]:魏源
臨險如大敵,奮勢成獨往。竭盡筋力能,馴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獰相向。石云晝不收,崖瀑夜逾響。
數日惟一登,不知所歷向。及顛反下視,始悔輕身妄。
俯影如在淵,其深不及望。中奧何包孕,山于斯府藏。
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
臨險如大敵,奮勢成獨往。竭盡筋力能,馴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獰相向。石雲晝不收,崖瀑夜逾響。
數日惟一登,不知所曆向。及顛反下視,始悔輕身妄。
俯影如在淵,其深不及望。中奧何包孕,山于斯府藏。
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
唐代·魏源的簡介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邵陽隆回人,道光二年舉人,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總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 魏源的詩(36篇) 〕
明代:
郭之奇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云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斗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悵復誰知。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雲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鬥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悵複誰知。
宋代:
任希夷
只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隻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明代:
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清代:
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