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張果先生
謁張果先生。唐代。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jì)。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應(yīng)物云無心,逢時(shí)舟不系。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凈肌膚,青松養(yǎng)身世。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寧有契。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xì)。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wù)f。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yán)衛(wèi)。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祈年寶祚廣,致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jì)。
[唐代]: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jì)。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應(yīng)物云無心,逢時(shí)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凈肌膚,青松養(yǎng)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寧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xì)。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wù)f。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yán)衛(wèi)。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致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jì)。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jì)。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遊城郭裡,浪跡希夷際。應(yīng)物雲(yún)無心,逢時(shí)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淨(jìng)肌膚,青松養(yǎng)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甯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xì)。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wù)f。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yán)衛(wèi)。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緻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jì)。
唐代·李頎的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shí)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fēng)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頎的詩(135篇) 〕
明代:
申佳允
策蹇聊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策蹇聊為汗漫遊,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明代:
謝復(fù)
炎天過卻復(fù)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
炎天過卻複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
清代:
史承謙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只一點(diǎn)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隻一點(diǎn)愁心,尚留芳草。鬥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宋代:
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公丞赤地饑荒後,一念通天立緻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明代:
馮夢禎
拂衣謝塵氛,靜侶時(shí)相追。
披素詠新賞,開帙渙所疑。
拂衣謝塵氛,靜侶時(shí)相追。
披素詠新賞,開帙渙所疑。
清代:
趙我佩
瀟湘一桁簾波隱。簾外西風(fēng)緊。惜花人瘦不禁秋。料得秋花先要、替儂愁。
紅蕤枕倚釵聲墜。欲醒還成醉。夢回綃帳月初昏。忍見芙蓉巾上、舊啼痕。
瀟湘一桁簾波隱。簾外西風(fēng)緊。惜花人瘦不禁秋。料得秋花先要、替儂愁。
紅蕤枕倚釵聲墜。欲醒還成醉。夢回綃帳月初昏。忍見芙蓉巾上、舊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