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別張歡(一作勸)
江上別張歡(一作勸)。唐代。戴叔倫。 年年五湖上,厭見五湖春。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風塵。今日扁舟別,俱為滄海人。
[唐代]:戴叔倫
年年五湖上,厭見五湖春。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風塵。今日扁舟別,俱為滄海人。
年年五湖上,厭見五湖春。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風塵。今日扁舟別,俱為滄海人。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戴叔倫的詩(293篇) 〕
:
嚴嵩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云樹總多時。
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雲樹總多時。
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
卷剛中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內助實稱賢。
寡居勤儉五千日,享福安榮九十年。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內助實稱賢。
寡居勤儉五千日,享福安榮九十年。
明代:
孫傳庭
浮生覺如夢,至理色即空。林鶯一聲曙,天地為啟蒙。
名藍存勝跡,新花發故叢。此中有密諦,安能啟仰公。
浮生覺如夢,至理色即空。林鶯一聲曙,天地為啟蒙。
名藍存勝跡,新花發故叢。此中有密諦,安能啟仰公。
明代:
張以寧
獨尋清涼寺,還望翠微亭。客散竹間月,僧閑松下經。
江聲回近浦,野色到虛庭。白發山中叟,為予詩眼青。
獨尋清涼寺,還望翠微亭。客散竹間月,僧閑松下經。
江聲回近浦,野色到虛庭。白發山中叟,為予詩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