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唐代。趙嘏。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人情已覺春長在,溪戶仍將水共閑。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云水滿東山。能忘天上他年貴,來結林中一日閑。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唐代]:趙嘏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人情已覺春長在,
溪戶仍將水共閑。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
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云水滿東山。能忘天上他年貴,
來結林中一日閑。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
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人情已覺春長在,
溪戶仍將水共閑。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雲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
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雲水滿東山。能忘天上他年貴,
來結林中一日閑。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
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唐代·趙嘏的簡介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
? 趙嘏的詩(220篇) 〕
:
繆思勃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膱@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
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明代:
王夫之
白云飛也自尋常,不道青山不久長??幢M云飛天闕迥,清空一碧映瀟湘。
白雲飛也自尋常,不道青山不久長??幢M雲飛天闕迥,清空一碧映瀟湘。
唐代:
白居易
露墜萎花槿,風吹敗葉荷。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
芳歲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猶應不如醉,試遣喚笙歌。
露墜萎花槿,風吹敗葉荷。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
芳歲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猶應不如醉,試遣喚笙歌。
宋代:
林希逸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