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召荊南道中偶成
赴召荊南道中偶成。明代。陳洪謨。 通宵雨不歇,及晨乃微晴。輕陰散天末,風細沙堤平。揚旌上官道,白露猶縱橫。前驅夾弓弩,矛戟何光明。鼓角厲音響,健馬還嘶鳴。趨召靡敢后,稽首瞻神京。豈不惜衰朽,殊恩難荷承。樸忠固有素,勉旃惟茲行。
[明代]:陳洪謨
通宵雨不歇,及晨乃微晴。輕陰散天末,風細沙堤平。
揚旌上官道,白露猶縱橫。前驅夾弓弩,矛戟何光明。
鼓角厲音響,健馬還嘶鳴。趨召靡敢后,稽首瞻神京。
豈不惜衰朽,殊恩難荷承。樸忠固有素,勉旃惟茲行。
通宵雨不歇,及晨乃微晴。輕陰散天末,風細沙堤平。
揚旌上官道,白露猶縱橫。前驅夾弓弩,矛戟何光明。
鼓角厲音響,健馬還嘶鳴。趨召靡敢後,稽首瞻神京。
豈不惜衰朽,殊恩難荷承。樸忠固有素,勉旃惟茲行。
唐代·陳洪謨的簡介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學家。正德時,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嚴重,不畏強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撫江西,節財愛民。任內不畏強權,節財愛民,頗有政聲,遷兵部侍郎,致仕歸。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靜芳,自號高吾子。洪謨之詩,音節諧暢,有《靜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與《治世余聞》,(均四庫總目)并行于世。
...〔
? 陳洪謨的詩(115篇) 〕
明代:
李德
桐風刮帳無春溫,赤精解綬佩金神。銀浦橋成鵲濟津,遙遙帝子度長云。
野芳萋萋日杲杲,十萬蛾眉鏡中老。錦樓折竹夜迎仙,越秀吳都巧不眠。
桐風刮帳無春溫,赤精解綬佩金神。銀浦橋成鵲濟津,遙遙帝子度長雲。
野芳萋萋日杲杲,十萬蛾眉鏡中老。錦樓折竹夜迎仙,越秀吳都巧不眠。
清代:
趙函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丑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只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醜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隻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清代:
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
弘歷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游。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遊。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
歐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云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
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雲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
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後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