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登凈寺望西湖
六月三日登凈寺望西湖。明代。劉大夏。 誰將西子比西湖,此日憑欄一吊蘇。樓外江山依舊在,湖中歌舞幾時無。自憐白發千莖短,徒有丹心一寸孤。歸去九重如賜問,蕭條今日在三吳。
[明代]:劉大夏
誰將西子比西湖,此日憑欄一吊蘇。樓外江山依舊在,湖中歌舞幾時無。
自憐白發千莖短,徒有丹心一寸孤。歸去九重如賜問,蕭條今日在三吳。
誰將西子比西湖,此日憑欄一吊蘇。樓外江山依舊在,湖中歌舞幾時無。
自憐白發千莖短,徒有丹心一寸孤。歸去九重如賜問,蕭條今日在三吳。
唐代·劉大夏的簡介
劉大夏(1436年—1516年),字時雍,號東山。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明代名臣、詩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書。劉大夏深受明孝宗寵遇,輔佐孝宗實現“弘治中興”,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又與李東陽、楊一清被稱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劉大夏屢疏請辭,以太子太保銜歸鄉。劉瑾專權時,被罰戍肅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鄉,旋即復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劉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贈太保,謚號“忠宣”。劉大夏能詩,有《東山詩集》、《劉忠宣公集》等傳世。
...〔
? 劉大夏的詩(32篇) 〕
兩漢:
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兩漢:
劉雄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問長安柴米價,如今最賤是書生。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問長安柴米價,如今最賤是書生。
明代:
管訥
月轉西城禁漏遲,千官隊隊入朝時。班陪冠佩聯鹓序,樂奏簫韶睹鳳儀。
雨露極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鬢如絲。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緝熙。
月轉西城禁漏遲,千官隊隊入朝時。班陪冠佩聯鹓序,樂奏簫韶睹鳳儀。
雨露極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鬢如絲。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緝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