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
望秋月。明代。王恭。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白發(fā)。君不見汾水秋風(fēng)鴻雁來,鄴中歌舞盡蒼苔。憂歡只問今時(shí)月,曾照離宮與露臺(tái)。今月應(yīng)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
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
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
白發(fā)。
君不見汾水秋風(fēng)鴻雁來,鄴中歌舞盡蒼苔。
憂歡只問今時(shí)月,曾照離宮與露臺(tái)。
今月應(yīng)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王恭簡(jiǎn)介
唐代·王恭的簡(jiǎn)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hào)“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shí)。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tái)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 〕猜你喜歡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fēng)。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fù)晏,布袍芒屩意何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