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宋代。蘇軾。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音浴。)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麏竄修竹。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愧無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起觀萬瓦郁參差,目亂千巖散紅綠。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后咫尺連巴蜀。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宋代]:蘇軾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
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麏竄修竹。
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
愧無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
起觀萬瓦郁參差,目亂千巖散紅綠。
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后咫尺連巴蜀。
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
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麏竄修竹。
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
愧無酒食待遊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闆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
起觀萬瓦郁參差,目亂千巖散紅綠。
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後咫尺連巴蜀。
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南北朝:
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
弘歷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兩漢:
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明代:
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買斷青山長白雲,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裡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雲亭。
近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