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示周掾祖謝
和陶示周掾祖謝。宋代。蘇軾。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永言百世祀,未補平生勤。今此復何國,豈與陳蔡鄰。永愧虞仲翔,弦歌滄海濱。
[宋代]:蘇軾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
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
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
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
永言百世祀,未補平生勤。
今此復何國,豈與陳蔡鄰。
永愧虞仲翔,弦歌滄海濱。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
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
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
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
永言百世祀,未補平生勤。
今此複何國,豈與陳蔡鄰。
永愧虞仲翔,弦歌滄海濱。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釋惟一
逢人乞一文,袋進而敵國富。
不是下生遲,嫌佛不肯做。
逢人乞一文,袋進而敵國富。
不是下生遲,嫌佛不肯做。
明代:
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
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
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明代:
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明代:
張岳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
刻竹題詩遍,望云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
刻竹題詩遍,望雲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