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虛臺
淩虛臺。宋代。蘇軾。 才高多感激,道直無往還。不如此臺上,舉酒邀青山。青山雖云遠,似亦識公顏。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落日銜翠壁,暮云點煙鬟。浩歌清興發,放意末禮刪。是時歲云暮,微雪灑袍斑。吏退跡如掃,賓來勇躋攀。臺前飛雁過,臺上雕弓彎。聯翩向空墜,一笑驚塵寰。
[宋代]:蘇軾
才高多感激,道直無往還。不如此臺上,舉酒邀青山。
青山雖云遠,似亦識公顏。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
落日銜翠壁,暮云點煙鬟。浩歌清興發,放意末禮刪。
是時歲云暮,微雪灑袍斑。吏退跡如掃,賓來勇躋攀。
臺前飛雁過,臺上雕弓彎。聯翩向空墜,一笑驚塵寰。
才高多感激,道直無往還。不如此臺上,舉酒邀青山。
青山雖雲遠,似亦識公顔。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
落日銜翠壁,暮雲點煙鬟。浩歌清興發,放意末禮刪。
是時歲雲暮,微雪灑袍斑。吏退跡如掃,賓來勇躋攀。
臺前飛雁過,臺上雕弓彎。聯翩向空墜,一笑驚塵寰。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李之儀
疏簾弄影不驚塵,百憶恒沙認此身。轉盼回頭已陳跡,那知猶作未歸人。
疏簾弄影不驚塵,百憶恒沙認此身。轉盼回頭已陳跡,那知猶作未歸人。
唐代:
韋應物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陰冰。
皓曜群玉發,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待泮豈所能。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陰冰。
皓曜群玉發,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待泮豈所能。
元代:
陳高
底用里糧去遠游,只將奇術動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御溝。
底用裡糧去遠遊,隻將奇術動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禦溝。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元代:
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築此當塗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