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圯橋
詠史詩·圯橋。唐代。胡曾。 廟算張良獨有余,少年逃難下邳初。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唐代]:胡曾
廟算張良獨有余,少年逃難下邳初。
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廟算張良獨有餘,少年逃難下邳初。
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唐代·胡曾的簡介
胡曾,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生卒年、字號不詳(約840—?),十分愛好游歷。咸通中,舉進士不第,滯留長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巖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召為掌書記。乾符元年(874),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掌書記。乾符五年,高駢徙荊南節度使,又從赴荊南,后終老故鄉。
...〔
? 胡曾的詩(178篇) 〕
近代:
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遊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宋代:
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豔曲唱山茶。
明代:
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清代:
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後,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隻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鬥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