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湯巖夫
贈湯巖夫。清代。方文。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清代]:方文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
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
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
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
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今人讀書不識字,下筆淆訛十三四。許徐訓詁自分明,爭奈人都不省視。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礱字學天下無。予少竊聞其緒論,雖知梗概心猶粗。
中年奉教蕭尺木,尺木篆隸精且熟。每與予言輒終夜,字學稍知其節目。
平生結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湯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猶記魯江同作客,頗領微言恨匆迫。別來十載夢魂勞,老去重逢須鬢白。
閑時緩步過吾廬,相對惟應話六書。秦漢晉唐體多變,那能貫穿為發攄。
當時戴蕭所未悉,今日詢君得其實。我亦著書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唐代·方文的簡介
方文(1612---1669)字爾止,號嵞山,原名孔文,字爾識,明亡后更名一耒,別號淮西山人、明農、忍冬,安徽安慶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區鳳儀里人。方大鉉長子。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賣卜、行醫或充塾師為生,與復社、幾社中人交游,以氣節自勵。方文之詩前期學杜,多蒼老之作;后期專學白居易,明白如話,長于敘事,早年與錢澄之齊名,后與方貞觀、方世舉并稱“桐城三詩家”,著有《嵞山集》。
...〔
? 方文的詩(20篇) 〕
宋代:
釋祖心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若聖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明代:
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豔,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裡,無夜不生春。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明代:
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複停勒。
宋代:
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