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暮秋賞梨花)
驀山溪(暮秋賞梨花)。宋代。曾覿。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深院裊香風(fēng),看梨花、一枝開早。瓏璁映面,依約認(rèn)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fēng)光占了。休教寂寞,辜負(fù)向人心。檀板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宋代]:曾覿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深院裊香風(fēng),看梨花、一枝開早。瓏璁映面,依約認(rèn)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fēng)光占了。休教寂寞,辜負(fù)向人心。檀板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深院裊香風(fēng),看梨花、一枝開早。瓏璁映面,依約認(rèn)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fēng)光占了。休教寂寞,辜負(fù)向人心。檀闆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唐代·曾覿的簡介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nèi)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quán)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yīng)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fēng)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diào)歌頭》《西江月》《定風(fēng)波》(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憶秦娥》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
...〔
? 曾覿的詩(112篇) 〕
近代:
黃福基
收跡垂五年,東湖曾未窺。湖光記寤寐,念君亦如斯。
得意有此會,空山跫履綦。待雨洗秋暑,君來雨即隨。
收跡垂五年,東湖曾未窺。湖光記寤寐,念君亦如斯。
得意有此會,空山跫履綦。待雨洗秋暑,君來雨即隨。
唐代:
韋應(yīng)物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jié)陰冰。
皓曜群玉發(fā),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jié),待泮豈所能。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jié)陰冰。
皓曜群玉發(fā),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jié),待泮豈所能。
明代:
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
風(fēng)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願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
風(fēng)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明代:
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宋代:
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jī)寂默是便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雲(yún)水客,忘機(jī)寂默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