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府馬上悠然思陳無己三兄成詩寄之
趨府馬上悠然思陳無己三兄成詩寄之。宋代。晁說之。 瓦釜毀未棄,黃鍾幸且存。於焉正律呂,誰為到昆侖。相思出苦淚,東漢太丘孫。聞之在徐州,無衣出柴門。亦賦乞食詩,饑瘡故拙言。靖節非此夫,如似校靜喧。顑頜不悲傷,自知美蘭蓀。龍伸能蛇屈,土不蝕璵璠。魴鱮書懶寄,天公牋可論。名不入葦笥,欲報天地恩。明光出須臾,一破萬古昏。蒼生訖康濟,坐覺君子尊。凈盡城上烏,變化北溟鯤。豈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我既美子志,為子盡嬋媛。吾曹寧餓死,終肯傍祭墦。孔明與荀賈,豈不共中原。崎嶇入巴蜀,雅志正本根。柳子一失此,羅池為鬼冤。問訊寄此辭,飽腹何時捫。
[宋代]:晁說之
瓦釜毀未棄,黃鍾幸且存。
於焉正律呂,誰為到昆侖。
相思出苦淚,東漢太丘孫。
聞之在徐州,無衣出柴門。
亦賦乞食詩,饑瘡故拙言。
靖節非此夫,如似校靜喧。
顑頜不悲傷,自知美蘭蓀。
龍伸能蛇屈,土不蝕璵璠。
魴鱮書懶寄,天公牋可論。
名不入葦笥,欲報天地恩。
明光出須臾,一破萬古昏。
蒼生訖康濟,坐覺君子尊。
凈盡城上烏,變化北溟鯤。
豈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為子盡嬋媛。
吾曹寧餓死,終肯傍祭墦。
孔明與荀賈,豈不共中原。
崎嶇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羅池為鬼冤。
問訊寄此辭,飽腹何時捫。
瓦釜毀未棄,黃鍾幸且存。
於焉正律呂,誰為到昆侖。
相思出苦淚,東漢太丘孫。
聞之在徐州,無衣出柴門。
亦賦乞食詩,饑瘡故拙言。
靖節非此夫,如似校靜喧。
顑頜不悲傷,自知美蘭蓀。
龍伸能蛇屈,土不蝕璵璠。
魴鱮書懶寄,天公牋可論。
名不入葦笥,欲報天地恩。
明光出須臾,一破萬古昏。
蒼生訖康濟,坐覺君子尊。
淨盡城上烏,變化北溟鯤。
豈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為子盡嬋媛。
吾曹甯餓死,終肯傍祭墦。
孔明與荀賈,豈不共中原。
崎嶇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羅池為鬼冤。
問訊寄此辭,飽腹何時捫。
唐代·晁說之的簡介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致超然,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亦以“博極群書”薦以朝廷,曾鞏亦力薦。晁說之與晁補之、晁沖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
? 晁說之的詩(550篇) 〕
:
徐震堮
夢疊山青,詩催雁瘦,板橋霜跡初新。未衰楊葉,風影落衡門。
一片涼喧繞屋,推書起,茗椀無溫。空簾外,啼螀漸引,絲雨織籬根。
夢疊山青,詩催雁瘦,闆橋霜跡初新。未衰楊葉,風影落衡門。
一片涼喧繞屋,推書起,茗椀無溫。空簾外,啼螀漸引,絲雨織籬根。
清代:
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築,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遊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宋代:
晏殊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宋代:
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