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風從 |
見“風行草偃”。 |
以文亂法 |
文:指儒家的經典。引用儒家的經典,非議國家法令。 |
倒果為因 |
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妒酚洝し舛U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焙笠蛴谩褒堮S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