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tài)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jié)。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草滿囹圄 |
監(jiān)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