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影吠聲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
星霜屢移 |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