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富貴驕人 |
富:有錢;貴:指有地位。有財有勢,盛氣凌人。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