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俗遷風 |
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經文緯武 |
治理國家的本領,文的武的都具備。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