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古人以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