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生氣勃勃 |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