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紳
詞語解釋
縉紳[ jìn shēn ]
⒈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板,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于帶,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縉,也寫作“搢”,插。紳,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例縉紳大夫士。——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名達于縉紳間。——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縉紳士大夫。——清·周容《芋老人傳》
英the gentry; the officialdom;
引證解釋
⒈ ?插笏于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
引《漢書·郊祀志上》:“其語不經見,縉紳者弗道。”
顏師古 注:“李奇 曰:‘縉,插也,插笏於紳。’……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四:“故事:官批訟牒,必以硃筆點訟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紳,則用圈焉。”
丁玲 《母親》:“幾個還沒有下鄉去的老縉紳,維持城里的秩序。”
⒉ ?見“縉紳録”。
國語辭典
縉紳[ jìn shēn ]
⒈ ?古時官吏插笏于紳帶間,故稱仕宦為「縉紳」。也作「搢紳」。
引《聊齋志異·卷二·巧娘》:「廣東有縉紳傅氏,年六十余。生一子,名廉。」
⒉ ?稱地方紳士。也作「搢紳」。
相關成語
- jī cǎo chí積草池
- fù tú附圖
- zhōu zuò rén周作人
- liú chuán流傳
- shǔ xìng屬性
- ōu mǔ歐姆
- àn hào暗號
- huán lù環路
- chén huà chéng陳化成
- tóu yūn mù xuàn頭暈目眩
- tiě dā tiě dā鐵搭鐵搭
- qíng shí情實
- zhī jīn只今
- yǐn xíng隱形
- lěng shuǐ冷水
- bǎo wēn保溫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聲聲
- jìn huà進化
- yì mìng義命
- shǔ yī shǔ èr數一數二
- yì jiàn臆見
- píng tóu bǎi xìng平頭百姓
- qǔ xiào取笑
- xiāng xiàn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