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進(jìn)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jié)。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zhàn)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zhàn)爭結(jié)束,不再用兵。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囚首垢面 |
象監(jiān)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fā)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zhàn)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zhàn)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有求必應(yīng)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yīng)。形容容易答應(yīng)人的請求;好說話。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撥亂濟(jì)危 |
平定亂世,救濟(jì)危難。亦作“撥亂濟(jì)時”。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悲不自勝 |
勝:經(jīng)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jīng)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yán)重。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現(xiàn)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xiàn)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