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顱方趾 |
方腳圓頭。指人類。 |
驕生慣養(yǎng)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yǎng)。 |
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戰(zhàn)天斗地 |
戰(zhàn)、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xiàn)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qū)別。根據(jù)事物的特征分類。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jié)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土生土長 |
當?shù)厣L的。 |